新闻中心
News
2025年3月15日,CBA常规赛第42轮辽宁本钢对阵新疆广汇的比赛中,40岁的老将哈德森在第三节一记三分命中,个人生涯总得分突破10000分大关,成为CBA历史上首位达成此项成就的外籍球员,这场本应属于他的荣耀之夜,却因辽宁队加时赛以112比115惜败新疆而蒙上阴影,哈德森空砍38分7篮板的华丽数据,再度印证了其“空砍帝”的悲情标签——个人里程碑与团队失利交织,成为本赛季最具戏剧性的赛场瞬间之一。
比赛第三节剩余8分24秒时,哈德森借掩护绕至弧顶,接赵继伟传球后毫不犹豫地干拔出手,篮球划破沈阳体育馆的喧嚣,精准落入网窝,裁判暂停比赛,将纪念球交到哈德森手中,全场万名观众起立致敬,这一刻,他从2011年初登CBA的青涩射手,蜕变为联赛的活化石。
哈德森的万分之路贯穿了CBA两个时代,他先后效力于青岛、新疆、辽宁、山东四支球队,12个赛季中5次率队闯入总决赛,两次捧起至尊鼎(2018年、2021年),与其同期的马布里、亚当斯等外援早已退役,而哈德森仍以场均25.3分的数据稳居得分榜前五。“他的投篮姿势十年未变,但防守人永远慢他0.1秒,”央视解说员于嘉感叹,“这0.1秒里,藏着一个时代的技术沉淀。”
本场失利后,哈德森职业生涯“得分30+但球队告负”的场次升至67场,高居历史第一,这类被球迷戏称为“空砍帝”的表现,折射出CBA外援体系的深层矛盾。
单核依赖与战术固化
辽宁队本赛季场均得分32.1%集中于哈德森,当其手感火热时,球队常陷入“站桩式进攻”——其他球员过度依赖其强解能力,导致战术多样性下降,本场末节,辽宁队连续7次进攻由哈德森终结,而内线韩德君仅触球3次,新疆队教练阿的江在赛后透露:“我们的策略就是放任哈德森单打,锁死其他终结点。”
外援政策与本土球员断层
2024年CBA外援4节6人次新政下,哈德森场均出战37.2分钟,超过其生涯平均值,辽宁队本土球员第四节场均得分仅列联盟第18位,青训专家王非指出:“当外援成为唯一保险牌,年轻球员的关键球能力必然退化。”这种结构性失衡,使得哈德森的爆发往往与团队胜利背道而驰。

哈德森的“空砍”特质早在2016年已现端倪,该赛季他场均36.5分荣膺得分王,但新疆队止步季后赛首轮,随后的辽宁时期,尽管两夺总冠军,其2022年总决赛G6狂砍45分仍败给广东的场面,至今被球迷称为“最心碎的个人表演”。
令人玩味的是,这种悲情反而强化了其传奇性,相较于马布里“城市英雄”的叙事,哈德森的形象更接近古典悲剧中的抗争者——用极致个人能力对抗命运,却难逃体系桎梏,体育心理学家张巍认为:“球迷对‘空砍帝’的共情,本质上是对‘努力未必成功’这一现实困境的投射。”
哈德森的万分里程碑恰逢CBA改革深化期,2025年联盟将试行外援工资帽分级制度,并扩大亚洲外援名额,这些举措旨在平衡比赛悬念与本土培养,但如何避免再造“空砍帝”,仍需多维度探索:

当哈德森在更衣室擦拭万分纪念球时,辽宁队老板刘景远送来定制奖杯,上面刻着其生涯效力四支球队的Logo及10000分日期。“我宁愿用这个纪录换今晚的胜利,”哈德森在新闻发布会上坦言,这句话或许正是CBA当前困境的注脚——当个人英雄主义与集体利益尚未找到平衡点,再绚烂的里程碑也难免带刺。
终场哨响时,新疆队小外援杰克逊走向哈德森,两人交换球衣,灯光渐暗的球员通道里,那件被汗浸透的辽宁2号战袍静静悬在哈德森肩头,仿佛承载着万分重量,又轻如一片羽毛。